国庆当天,当人们沉浸在团圆与休闲的喜悦中时,南海海域的中国海警赵述舰上,海警执法员们依然坚守岗位,守卫着祖国的碧海蓝天。
凌晨零时。海风裹挟着咸涩掠过甲板,赵述舰的信号灯在夜色中闪烁。驾驶室内,海警执法员王希鹏手持望远镜,对周围海域进行观察。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我将和战友们各司其职,对周围海域进行巡航警戒,目标只有一个:守护这里的每一寸‘蓝色国土’。”
除了巡航警戒,中国海警在我国南海的日常维权执法行动中,还包括重点岛礁值守、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管理等任务。
这样的守护24小时不间断。
凌晨六点,太阳刚从海平面升起,赵述舰的海上厨房已经热气腾腾:炊事员邓友斌一边将包子、馒头从蒸屉中取出,一边熟练地熬煮小米粥。
在方寸之间的海上厨房,各种炊事工具却很齐全。炊事班每天变着花样为大家准备饭菜:辣子鸡、炸酥肉、干煸排骨……一一出现在海警执法员们的餐桌上。
“海上工作很辛苦,更要注重荤素搭配,既要吃饱,还得吃好。”邓友斌说。
因为长时间要在颠簸的环境下就餐,执法员们打趣地为菜肴取别名,例如跟肥肠相关的就叫“荡气回肠”,跟鸭相关的就叫“醉鸭”。
早上八点,赵述舰上的国旗已经高高飘扬,吃完早饭的海警执法员们集合在甲板上,向国旗宣誓,迎接国庆的到来。
“我是中国海警。我宣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根南海,建功海疆……”一声声宣誓飘荡在祖国南海……宣誓者既有在舰上工作近30年的执法员,也有加入执法队伍不久的“新人”。
来自江西上饶的周益瑞入职一年多,他在大学期间加入海警,如今是航通部门的一员,负责操舵。“海上执法工作看似重复繁琐,但是做好并不容易,面对复杂的海况和维权执法任务的关键时刻,会开船还远远不够,如何开好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
下午两点,周益瑞操纵的舰艇平稳行驶,机舱内持续发出轰鸣。机电部门主机班长何崇俊紧盯主机,丝毫不敢懈怠,任何小的故障都可能影响船的正常行驶。
主机是提供主动力的装备,被称为舰艇的“心脏”。何崇俊和主机打交道已有29年,最开始在百吨位的船上,2016年到千吨位的舰上负责主机工作,“虽然都是跟设备打交道,但大船的设备更多,系统更复杂,几乎要重新学。”
何崇俊登上赵述舰时已经快40岁了,“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如从前,只能每天花1到2小时依照资料自学。”就这样,每天泡在高温高噪音的环境下,历经三个月的学习后,他终于把主机的各系统走向、性能参数等情况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这种钻研精神感染着年轻执法员。上舰工作一年多,执法员石喆已将主机系统熟记于心,“老班长最开始带我的时候,就要求学着画各系统走向图,记好了再下机舱摸索。他反复告诉我们,慢一点没关系,重要的是要细致勤奋。”
晚上八点,是执法员们的休闲时间。赵述舰文体活动室内,多人翻阅书籍;健身房内,有人利用跑步机等器械锻炼体能;更多人围坐畅聊工作与计划,虽无家人陪伴,却洋溢战友温情。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执法员秦祥文都会抽空练习吉他和绘画。“这些是我从小坚持的爱好,我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在船上没有信号是常态,我靠这些爱好打发业余时间,也在练习中不断进步。”秦祥文说,他根据几次出海经历创作了几首歌曲,有空就会给同伴表演,为船上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夜色渐浓,赵述舰周围的海面逐渐恢复平静。舰艇上的灯光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
来源/新华社、中国海警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王偲偲
@三沙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