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南海之上
一场旨在恢复海洋生机
筑牢生态屏障的
“海底植树造林”项目
正稳步推进
近日,记者从三沙市了解到,截止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培育珊瑚幼苗14.3万株,在修复区种植珊瑚苗10万株,建成了西沙群岛规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珊瑚种植示范区,为南海的海底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护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岸线、调节碳循环以及支撑渔业和旅游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三沙市海域拥有广袤的珊瑚礁分布,是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财富。然而,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引起全球珊瑚出现白化死亡现象愈发频繁。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这片蔚蓝家园,三沙市2023年于宣德群岛周边海域启动了珊瑚礁种植项目。
本项目致力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包括珊瑚苗圃培育和海底种植。技术人员首先在可控环境下对珊瑚断枝进行科学培育,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生命力旺盛时,再移植到预先选定的适宜海域进行底播定植。截止目前,项目已经成功培育珊瑚幼苗14.3万株,在修复区种植了10万株珊瑚,建成西沙群岛规模最大的人工珊瑚育苗基地和珊瑚种植示范区。
对生态系统健康而言,珊瑚礁生态修复能重建珊瑚礁三维结构,恢复固碳功能,改善海域水质,增强生态系统抗台风、耐海水酸化的韧性,还能巩固三沙岛礁基底,保障岛礁生态安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其可恢复砗磲、海龟等数千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与育幼场,稳定“生产者-消费者-顶级捕食者”的食物链,避免因珊瑚退化导致的物种衰退,同时守护好南海这一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因库。
三沙卫视独家珍贵画面
带你抢先看
三沙海底五彩世界
↓↓↓
来源/三沙新闻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王偲偲
记者/吴凤 唐团宝 梁其佳
@三沙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