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图文
三亚市防御第20号台风“博罗依”工作情况(2025年9月27日08时)
2025-09-27 13:01 来源:三沙卫视

一、基本情况

(一)台风动态

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强热带风暴级),27日06时中心位于北纬14.2度、东经116.2度,也就是在距离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东南方向约50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七级风圈半径300~3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00~120公里。预计,“博罗依”将以每小时3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快速移动,强度逐渐增强,27日夜间趋近西沙群岛至海南岛南部海面,最大强度可达强台风级。受其影响,本市东部和南部海面,27日夜间,风力逐渐增大到8-9级,阵风10-11级;28日白天到夜间,风力继续增大到12-13级,阵风14-15级

(二)水库蓄水方面

福万、水源池、赤田水库已于22日16时、24日18时开闸预泄,当前流量分别为3m3/s、28.8m3/s、30m3/s。大隆水库计划27日11时开闸预泄,流量50m3/s。

(三)应急响应方面

9月26日16时,三亚市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9月27日08时,三亚市启动防汛防风III级应急响应。

(四)人员转移方面

截至9月26日18时,全市共计转移人口919人。

(五)受影响方面

截至目前,涉客船舶方面,辖区共有涉客航线11条,已停运2条,其余涉客航线预计27日14时将全部停运。景区涉及水上项目均已暂停营业。

二、防御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水库安全度汛。全市累计派出500人次开展水库、河道、城乡供水、污水设施、在建工地巡检自查。督促各水库责任人上岗履职,落实水库“三个重点环节”各项措施,加强巡堤查险,并做好河道行洪安全巡查,特别是在建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管控,确保安全。

(二)做好海上船只防风避险工作。全市各类船舶共计3415艘。其中涉渔船舶除40艘在南沙海域机动避风,其余纳管渔船已全部进港。截至目前,崖州中心渔港(含港门二期),红塘,西岛,三亚港等停泊点均已做好防风措施并加强管控。

(三)做好城市内涝防范工作。出动巡查人员加大对重点路段等周边排水设施进行排查与维护,共计排查1186.35公里路段雨水设施、28220座雨水井盖、易冒溢窨井116处,实现防坠网100%全覆盖,6座雨水泵站运行正常,备用油料及各类应急设备充足。同时督促全市21处易受淹小区配备防汛沙袋约3068袋、组合式防汛挡水板145套、抽水机393台及救生衣等物资。

(四)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各区、各地灾点群测群防员做好全市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巡查值守,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确保安全。

(五)强化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预计国庆假期,三亚接待游客人数106.44万人次,加强对全市旅游景区涉山涉水涉高空旅游项目的安全排查,同时强化海滩休闲度假区、滨海浴场,涉海旅游景区等巡查,及时劝阻市民游客追风赶浪行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景区涉及水上项目均已暂停营业,后续将根据台风影响情况关停其余景区。

(六)协调推进供电树障清理和供电设施隐患排查。17日~22日,已完成1354棵影响电力树障清理,市防减救安委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树障清理和供电设施风险隐患整改的提醒函》,协调推进关于供电设施周边隐患(铁皮临建房、土堆)和影响供电线路树障清理存在的重点难点工作,加快完成供电设施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台风期间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七)加快行道树修剪和市政基础设施清理修复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各区共完成行道树修剪约29450棵。全市因台风“剑鱼”影响导致的倒伏树木已基本清理完成,同时加大道路落叶(垃圾)清扫力度,增加对道路进水口、废物箱等重点点位的清理频次。加强对辖区内垃圾收集点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垃圾堆积问题。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垃圾收集设施,进行加固或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八)做好在建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前,全市范围内在建项目共318个,停工项目56个。共有塔吊280台(台风期间需降低或加固96台),发现隐患8条,目前已整改8条;深基坑项目27个,发现隐患7条,目前已整改7条。截至目前,我市无大风大雨天气,暂未组织人员进行转移。

四、应急准备情况

(一)加强应急通讯保障。市应急指挥中心对370Mhz对讲机、防汛电台、卫星电话等进行调试测试,确保各偏远地区在“断电、断路、断网”的极端情况下通讯畅通。市、区两级应急仓库储备冲锋舟、救生衣、防洪板、油锯、彩条布、救生圈、雨衣、雨鞋、照明设备、手电筒、柴油发电机、小型发电机、防汛沙袋、帐篷等防汛防风应急物资和设备153种共计23万余件,随时做好调运准备。

(二)加强应急力量准备。一是协调全市消防综合救援、专业部门救援、社会救援力量等36支各类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应急准备。二是对低空和海上救援力量进行再梳理再统计,登记了具有低空救援能力的6家社会航空企业,建立联系机制,实时掌握直升机动态,海事部门协调2艘专业救助船在我市海域值守,确保特殊救援场景下“联系得上、调动得了”。三是全市应急排涝设备总排涝能力为3.4万m³/小时,其中市消防救援支队配备龙吸水消防车2辆(排涝总能力为6000m³/小时)、手抬机动泵、冲锋舟及橡皮艇等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做到“装备上车、舟艇上架、器材入箱”。市应急指挥中心配备排水排涝车2辆,排涝总能力为6000m³/小时。环农集团配备应急排涝抢险队伍力量319人,大流量应急抢险车14辆,急排涝抢险设备及物资9359件,设立11座防汛物资前置仓库。

(三)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市防减救安委已进入防台临战状态,已落实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台风发展趋势和风雨实况,强化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准确及时向省防减救安委报送防御工作开展情况。

(四)做好应转尽转准备,全面摸清危险区域人员和特殊群体人员底数,落实预警和转移责任人、转移路线、转移地点等关键环节,并明确市级和区村级安置点,确保灾害天气期间对受威胁人员和特殊群体“应转尽转”工作的有效管控。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姚力

记者/邵天驰

@三沙卫视

责任编辑:姚力
©2021-2022 ssws.tv 版权所有:三沙卫视琼ICP备2021001255号
本网站文字内容归三沙卫视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