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记者从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了解到,洋浦保税港区内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旗下SPV子公司,已完成首艘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从国内船厂出口的报关手续。该船舶期租给洋浦保税港区内航运企业洋浦中远海特,该业务是全国首例境内船舶出口退税悬挂五星红旗的租赁业务,并且首次采用人民币业务模式,践行人民币国际化在外贸航运业这一国家战略,此次业务既是海南自贸港航运金融领域的标志性突破,更成功构建起融资租赁船舶出口退税的“海南样板”,为洋浦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当前中国造船业稳居全球第一梯队,承接全球约七成新船订单,份额持续上升。依据银保监会要求,运营国际航线的外贸船舶必须在综保区设SPV公司,国内船厂至综保区出口业务近年呈井喷式增长。
海南自贸港“中国洋浦港”船籍政策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船舶租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洋浦保税港区以此为契机,发挥“洋浦保税港区+中国洋浦港”政策叠加优势,加大对相关企业及业态招商力度。此次业务中,中信金租于2024年2月在洋浦保税港区设立3家SPV公司,斥资超10亿元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3艘多用途纸浆船,期租给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挂五星红旗,将航行于亚欧美非主要航线,服务全球贸易。
该业务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洋浦保税港区管理部门、海关、税务和海事等多部门通力协作。为确保企业在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的同时能够高效便捷通关,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和场景探讨,各部门协同发力:洋浦海关采用异地委托监管模式,为业务顺利落地提供关键支持。同时主动对接企业指导通关关键环节,顺利完成通关手续;洋浦税务局提供税务指导与政策解读;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安排专员,提前一个月做好业务承接,保障船舶登记检验合规。多方合力破解创新业务关键节点,为持续开展此类业务积累宝贵经验。现有退税政策规定,境内造船企业向运输企业销售、且在“中国洋浦港”登记并从事国际及港澳台运输的船舶,实行增值税退税,退税主体为运输企业。此次首单业务实现重要突破——享惠主体从运输企业进一步拓宽至金融机构,不仅为金融租赁公司拓展航运金融业务打开空间,更通过金融机构采购船舶和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大大拓宽了船舶来源渠道。
该业务落地,进一步丰富了洋浦保税港区新兴业态,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叠加“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政策”,推动航运企业、金融租赁公司等向海南集聚,形成完整航运产业生态链,进而带动物流、贸易等产业发展,为海南自贸港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助力其建设国际航运枢纽。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王偲偲
记者/李莹莹
@三沙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