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船问网101”轮靠泊后,码头工作人员和船员配合熟练地为船舶接上了岸电,满足靠泊运行需求。
“以往,轮船在港区待班,烧柴油提供电力,会排放不少二氧化碳,可能影响大气环境,不利于节能环保,还存在噪声污染风险。”国电投(儋州)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有关负责人说。为了推进“油改电”,该公司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投资建设8套高压及低压岸电设施,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3000吨。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推动建立船舶、港口、岸电三方沟通协作机制,制定船舶使用岸电优先靠离泊等激励制度,同时配套移动式岸电接电车,有效解决了船舶接电电缆长度不足的问题,岸电接电量从2021年的0.7万千瓦时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226万千瓦时,岸电使用率提升至46.8%,成为全省岸电推广标杆。
当天,海南海事局联合多部门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举行岸电使用推广活动,吸引了全省港口运营企业、航运企业等相关单位参与。9家港航企业签署《船舶岸电使用承诺书》,海南海事局与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港口共建倡议书》,压实企业责任,深化协同共治,推动绿色航运发展。
海南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已成为海南首个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的公共码头,显著降低港口区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凸显绿色港口建设成效。
据统计,全省具备建设条件的109个泊位中,已有94个建成了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了86.24%,且均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接插件,加速推进全岛绿色港口建设提档升级。
来源/海南日报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莫堃
@三沙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