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客户端
图文
三沙以制度创新 守护碧海蓝天
2025-06-08 16:51 来源:

星罗棋布的翡翠岛屿、蓝丝绒般的广袤大海,每个到过三沙的人,都会为祖国南海的壮美景色所震撼。近年来,三沙市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制度创新推进增绿护蓝、减污降碳,走上了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

这里是西沙海域,成群鲸豚跃出海面,亲吻浪花,欢乐伴游,与船共舞。在三沙海域,这样温暖治愈的画面如今愈发常见。看似偶然的鲸豚伴游场景,实则是三沙市多年来坚持海洋生态保护结出的硕果。

根据三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特殊性和唯一性,三沙市研究出台了海龟保护、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爱国卫生、生活垃圾分类、海洋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构建起全方位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三沙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内司外事工委主任倪海英告诉三沙卫视记者:“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为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法制保障。”

永乐环礁东侧,直径130米的蓝色深渊静卧海底——这是世界最深海洋蓝洞“永乐龙洞”。三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永乐龙洞保护,在永乐龙洞科考调查、执法监管、保护范围划定、立法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去年12月,三沙永乐龙洞保护站成立。

“它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三沙永乐龙洞及其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去年12月,保护站启用光电一体化监控系统,首次实现对深海喀斯特地貌的全年动态监护。这也是我们三沙市委市政府保护海洋生态的一个具体的有力的举措。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永乐龙洞后续各项保护工作。”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史奇山解释道。

在永兴岛上,海水淡化厂不仅能有效缓解岛礁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还切实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污水处理厂和环保中心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污水不入海、垃圾可处理的目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三沙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沙市永兴污水处理厂厂长 谢轩浩向记者展示成果:“这个就是现在我们永兴岛的一个生活污水,你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它的澄清度也好,它的感官也好,包括它的浊度已经降到是最低了,它的标准是足够使用的。”

同时,三沙还全面施行垃圾分类和禁塑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爱岛活动日”,全民参与,共同保护岛礁环境。如今的三沙各岛礁,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我们的家在三沙,岛上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心情也好,日子越过越舒心。”三沙市永兴岛渔民李前三说道。

在生态系统修复领域,三沙同样交出亮眼答卷。科研团队长期与长棘海星“作战”,遏制其对珊瑚礁的破坏;同时积极推进珊瑚礁主动修复工程,让海底“绿洲”重现生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站研究员陈偿表示,西沙海洋生态环境,整个都处于一个偏向好的一个状态,尤其是珊瑚礁,目前宣德群岛附近这个珊瑚礁是处于最近十年来最好的一个水平了。

“西沙鱼类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目前监测到的珊瑚礁的鱼类种类数达870多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告诉记者。

“目前我们在三沙永兴岛以及七连屿开展了一些大量的研究,总共投放了超过5万个砗磲的幼贝。我们通过后期的调查显示,在我们的珊瑚礁以及我们的潮间带都有存在大量的一个砗渠的一个情况,说明修复效果是特别的明显。”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军难掩兴奋。

从制度体系完善,到基础设施升级,再到生态系统修复,三沙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着这片蓝色家园。


来源/三沙新闻

监制/黄丹 叶微

主编/汪进威 王欣

编辑/刘子怡

@三沙卫视

责任编辑:丁灿二审
©2021-2022 ssws.tv 版权所有:三沙卫视琼ICP备2021001255号
本网站文字内容归三沙卫视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